English

文化,站在科学的背后

1999-07-28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未至不惑,便已在世界许多国家及中国的众多城市都留下过足迹的方在庆先生,是那种常常能在大家均习以为常的东西中发现新东西的人。

与方先生的谈话从他的新著《科技发展与文化背景》(以下简称《科技》)开始。就方先生看来,科技进步主要来自于内部的驱动,也就是科技本身所具有的逻辑性,但这并不意味着来自外部的因素不会对科技的发展产生影响。在《科技》一书中,方先生试图要做的就是“把科学技术的历史与社会文化背景结合起来进行考察,选择一些典型事例和事件,来讨论科学技术与文化之间错综复杂的互动关系”。方先生认为:“近代意义上的科技的产生和爆发式进展,都是以整个西方社会的文化背景为依托的,文化背景对科技进步地影响是具体的、多方面的,只通过个别的事例就得出某种文化背景推动或阻滞科技发展的结论是片面的和轻率的。”

当把科学史置于更为广阔的社会文化背景中时,方先生得出了一些颇有意思的结论。科学研究归根结底需要科学家来完成,通过某位科学家所具有的文化背景对其科学研究的影响,我们更能直截了当地把握文化背景在科技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在《科技》一书的“案例研究”中,方先生剖析了科学史上有名的玻尔与爱因斯坦的争论。“对于这场争论,人们通常看到的是他们之间方法论的不同之处,并喜欢做出谁比谁更保守的比较。但事实上,透过两位物理学巨人的争执,我们同样能够发现他们在方法论上的一致性和共同点,也更难简单地对他们在这场争论中的表现做出评价。”方先生认为,“不论是异还是同,我们都能在他们所受的教育和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中看出端倪。”这恰当地说明了文化背景在科技发展中的极端重要性。

同样,类似的例子是对马赫的评价。按照通常的解释,马赫之所以在晚年强烈地反对原子论,因为他是一个感觉主义者,他所具有的哲学世界观令他难以接受人的感官无法感知的原子。但方先生认为,这种理由是苍白的。“马赫反对原子论不是晚年的一时冲动或是失误,而是在他50年来一直坚持的科学经济思维以及反对力学还原论的必然结果。”所谓经济思维是指在科学中“用尽可能少的思维,对事实作出尽可能完善的陈述”。“因此,在马赫看来,任何理论模型都是暂时的,原子理论的假设很有用,但在找到任何能够直接证明其存在证据之前,他宁愿把它看作一个方便的理论虚构。”

对于当前学界的一些问题,方先生显然有话要说。他用“联产承包”这个词来形容时下国内学术界的状况。“目前国内学术状况不客气地说是处于农业社会阶段,抛开没有建立一整套相应的学术规范不说,国内的学术机构在很大程度上都没有成型的学术研讨制度,学者们也都不太乐于交流,都喜欢在家中独自坐冷板凳。这是非常糟糕的。”方先生认为,一个人思想的成熟和完善不经过多次的交锋和撞击是不可能完成的。学者之间缺乏必要的交流,使每个人的工作都无异于闭门造车。“当然,天才关上门也能造出一辆好车,但遗憾的是,我们中的多数人都算不上天才。”

方先生还认为我们的学者还需要多一些理性的批判精神,多一点世界的眼光。“做学问,眼光不能只放在一个狭小的圈圈之中;同时,不论批判还是赞同一个结论都应该建立在冷静反思的基础之上,这是起码的态度。”

方在庆,1963年生于湖北天门。1983吉林大学物理系本科毕业,先后师从舒炜光教授、江天骥教授等并获哲学博士学位。自1993年起在奥地利、德国、美国、英国作博士后或访问学者。现为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副教授。主要学术兴趣:科学哲学、技术哲学科学技术与社会(STS)、科学技术政策研究欧洲思想史(尤其是德国思想史)。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